网站地图
账号:  
密码: 忘记密码?

您现在的位置: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董氏委员会 > 文章详情


福建(董)姓氏志 第五节 人物 (送审初稿)
发布人:福建董氏会 董正雄     发布时间:2017-10-14     点击量:805

第五章   人物

 

第一节   人物传

董  奉(220~280),字君异,侯官(今福建长乐)人。医术高明,与当时谯郡的华佗、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 董奉医德高尚,后世以“杏林春暖”,“誉满杏林”称誉。

董  玠 唐朝时期,官授闽防御使,兼宁海军使和福州剌史。惠抚全闽,战功显赫,帝嘉其功,奉旨进京,加封官爵。全闽百姓感公恩惠,请留勿归,公感皇恩浩荡,皇命难违,乃留次子元礼留守福唐城,以慰全闽百姓之心。

董思安 五代十国人物。王审知的部将,王延政出降后思安全军归泉州,后南唐为漳州刺史。因父名章,避讳改漳州曰南州。

董  洪(1190~1250年)字颖实,南宋泉州晋江董埔人。嘉定十三年(1220年)刘谓榜进士,授太学正,迁博士。

董文炳(1217~1278年) 字彦明,藁城 (今河北省藁城县)人,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任福建左丞。

董其昌(1555~1636年)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,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)人。书画家,“华亭派”的主要代表。明万历十六年(1588年)进士,55岁补福建副使,后官至礼部尚书,卒谥文敏。

董应举(1557~1639年),字崇相,号见龙,闽县龙塘乡(今属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)人。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进士,天启元年(1621年)官太常,又迁工部侍郎兼理盐政,巡盐御史恶其侵官,被劾罢职,崇祯初复官。在家兴利除患,与其子鸣玮,开发百洞山(青芝山风景区)。比殁,海滨人立祠祀之。

董廷钦(~?年) 字仲恭,号海门,闽县琅岐乡(今福州琅岐上岐村)人。明万历七年(1579年)举人,授江西省金溪(今抚州县)教谕,曾任南京国子博士、钦州(今广西自治区钦县)知州、后升韶州(今广东曲江县)同知、肇庆知府、思明府(今福建厦门市)同知,又历任浔州府(今广西桂闰县)、岳州(今湖南岳阳县)通判、靖江王长史,告老返乡,月余病逝。

董养河(?~1643年)字叔会,福州琅岐镇下岐村人。董廷钦第四子,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以岁贡特赐进士,授工部司务。后因兵部尚书黄道周“纠杨嗣昌夺情忤旨勘问”,株连养河,养河处之泰然,日与道周唱和,作《西曹秋思集》。同年,道周起用,养河亦官复原职,进户部主事,翌年,迁员外郎兼兵科给事中。钦命监督九门、芜湖钞关,命下而卒。

董飏先(1591—1656年),或作扬先、容先,号沙筑,又号沙河子,福建晋江县永宁乡沙堤(今属石狮市)人。崇祯六年(1633年)乡试四十二名,崇祯十年(1637年)会试二百二十一名,殿试二甲二十名。初选江南泰州知州,再调通州。补广东化州,升刑部员外,转礼部郎中,又外调广东按察司副使,分守雷廉海北道。明末避难隐居浯州古坑(金门许坑),鲁王赠以“风高五柳”匾。

董 史((1624年))字直庵,莆田江口镇前会村人,秀才出身,清顺治十二年(1655)承师遗嘱,主持三一教门,在福建各地传教,时称“三一教三传弟子”。晚年以尚阳祠为基地,传授门徒,使当时的尚阳祠成为福莆仙三县三一教门人共同崇奉的圣地。

董酉姑(1623~1681年),祖籍沙堤(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)。郑成功元配夫人。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其父董飏先将董酉姑许配给郑成功。在郑成功抗清时董酉姑贤惠治家,并应付军需。郑成功去世后,董酉姑率众东渡台湾。康熙二十年(1681年)六月,董酉姑病逝于台湾安平城。

董天工(1703—1771),字材六,号典斋。福建崇安(今武夷山市)曹墩人。清雍正元年(1723年)拔贡生,授宁德、兴化训导,历知观城县、香河县,官至池州同知。晚年曾跨海东渡到台湾彰化县创办学校自任教谕。出版《台湾见闻录》。重修《武夷山志》8册24卷,集历代《武夷山志》之大成。

董 方   福建金门人。于乾隆4年(1739年),奉旨接替高得志,在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。全台湾的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,共统帅三营兵力,约数千名水师兵勇。

董国兴奉天人,由河南巡抚调任,于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(1682─1683年)担任福建巡抚。

董执谊(1863~1942年)字藻翔,号藕根居士,祖籍长乐文岭镇前董村,清光绪丁酉年(1897年)举人,出任盐官、咨议局议员。归辞后在南后街开设"味芸庐"书坊,主营地方文献和书籍。修订、刊行了《闽都别记》,福建省近代文化名人。

董长铃(1892~1936年),霞浦县柏洋董墩人。出生于贫农家庭。1932年参加革命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4年6月,当选为霞鼎县苏维埃政府主任。1936年4月,在洋里村秘密活动时,被叛徒出卖遭捕,捕后受尽酷刑,忠贞不屈,牺牲时年仅44岁。

董成南(1898~1931年)又名董友炎,字弼臣。福建省连城县南门大桥下人。1928年6月与傅柏翠等人共同组织蛟洋农民武装暴动后,便前往江西加入红四军。1930年4月转入地方工作,任连城县苏维埃政府主席。10月兼任新泉区委书记。1931年4月22日在长汀南阳茶树村罹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追认董成南为革命烈士。

董义芳 (1902~1965年),原名董添木,泉州南门米埔人,董义芳进南安县岑兜村福庆兴高甲科班学戏,拜著名师傅陈坪为师。董义芳有好多拿手剧目,如《单刀会》(饰关羽)、《取长沙》(饰黄忠)、《斩黄袍》(饰赵匡胤)等。他的唱腔被灌制成唱片的有《凤仪亭》、《林文生告御状》、《拾棉花》等。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第一届副主席,被推选为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泉州市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

董云阁(1908~1932年),又名董光泰,福建省晋江县(今属石狮市永宁镇)人。出身于菲律宾华侨家庭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2年,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,云阁负责中心市委的领导工作。5月25日,云阁不幸被捕。10月23日,被杀害于厦门禾山海军司令部。

董生有(1919~1945年),原名哲荣,外号老兵,松溪县郑墩乡黄沙村人。1935年2月参加工农红军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6年董生有受命带领六人,到仙槎配合松东区委书记伊远金共同组建仙槎游击队。1945年1月,董生有在浦城县城关小西门外英勇就义,年仅27岁。

董行佶(1929~1983年),原名邢佶,号家钵,闽侯县(今福州市区)人,生于北平。先后在话剧《雷雨》、《日出》、《北京人》、《悭吝人》等剧中创造了多种类型的艺术形像,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。1956年,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。在《蔡文姬》、《胆剑篇》、《武则天》等剧中塑造曹丕、伯嚭、唐高宗艺术形象,获得好评。1983年,在电影《廖仲恺》中饰廖仲恺,获全国第四届电影“金鸡奖”最佳男主角奖。历任北京“人艺”艺术委员会委员、全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剧协理事。1983年6月,董行佶不幸因病逝世。

 

第二节           人物录

 

一、历代职官

1、唐朝职官

董玠,蜀汉之邑宰董和14世孙,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~760),赴闽任防御使,兼宁海军使和福州剌史。

2、宋朝董姓职官

董  俨,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四月任泉州知州事,五月赴阙。

董  汶,嘉祐间任福州府节度使推官

董  钺,熙宁间任福州府判官。

董  威,建安人,北宋元祐五年任汀州府知州。元祐六年,承议郎知。七年,转朝奉郎。

董  渊,庆历间任长乐县知县事。

董居安,松溪人,隆兴元年(1163)进士,隆兴年间任期顺昌县尹。

董  ghls1绍兴三年至绍定五年间莲城县主簿。

董典几(董兴几),绍兴三年至绍定五年间莲城县知县事。

董天民,绍兴九年任汀州府军事推官,绍兴十二年满替。

董  迪,绍兴十二年任武平县知县。

董革(董华),绍兴二十三年任汀州府知州。

董文昌,淳熙七年至十年任武平县知县。淳熙七年七月任文林郎,十年八月满替。

董鸿道,建州人,乾道间任古田县知县事兼兵马监押。曾任永福县知县事。

  槐,定远人,景定二年(1261) 以宝章阁直学士知,兼安抚使。绍圣年间任福州府知州事

董  鉴,嘉定五年至七年,汀州府军事判官。

董  烨,闽县琅岐人,湖南观察判官。

3、元朝董姓职官

董文炳,槀城人,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任福建左丞。

董  政,至元末任连江县尹。

董  彧,至元间任泉州知事。

董举仁,元泰定年间任福宁州同。

董  祯,大德间任同知,元至顺到至元初(约1330~1335年)任闽清县尹

董德宜(《福宁府志》作董德宜、《霞浦县志》作董德宣),元至正年间任福宁州同。

君选 ,鲤城人,元代任潮州县尹。  

董德谦,至大间任同知。

4、明朝董姓职官

董彦哲,藁城人,洪武年间福州府知府。

董彦明,洪武间任古田县典史  。

董梦鲤,长乐人,洪武间任清流县训导  。

董良敬,松溪人,洪武廿九年贡生,洪武年间任侍御史。

董  和,闽县(琅岐下岐)人,永乐十六年(1418年)进士,永乐年间贵州布政使  。         

董仲贤,永乐间任右参议。

董  岱,长乐人,永乐间任澧州同知。

董  淳,永乐年间鲤城知县。

董  庸,永乐间任连江知县。

董  瑢,永宁沙堤人,宣德三年岁贡生,宣德年间任肇庆同知。

董  仪,滁州人,宣德间任泉州同知。

董景凤,正统年间任宁德知县。

董世显,正统年间任福安县训导。

董  庸,正统年间任宁德县县丞。

董  敬,常州人,正统间任泉州推官。

董应轸,麻城人,正统间任福州府佥事。

董  秀,闽县人,正统年间任宁德县训导,景泰间任古田县训导,升湖广云梦教谕。

董  许,平阳人,景泰间任罗源县训导。

董用宾,连江人,景泰间任德平县丞。

董  信,永宁沙堤人,景泰年间任龙泉主簿。

董  英,建宁人,景泰年间任兴宁知县。

董  敏,松溪人,成化十八年贡生,成化年间任江南滁州州判。

董  复,绍兴人,成化间任巡按。

董  良,成化间任福建都指挥使同知佥事。

董  豫,会稽人,弘治年间任福州府佥事。

董  灌,石狮人,弘治十五年(1502年)进士,弘治年间任户部员外郎。

董  永,直隶巨鹿人,弘治十六年任永定县太平司巡检。

董益南,直隶人,弘治间任福州府训导。

董  琼,乌程人,正德间任怀安县训导。

董  昱,湖广黄冈人,嘉靖二十年任永定县教谕  。

董金,泰和人,嘉靖间任福州府同知。

董文林,南海人,嘉靖间任连江县典史。

董廷相,长乐人,嘉靖间任上高教谕。

董  爵,嘉靖间任罗源县教谕。

董朝章,松溪人,嘉靖年间任江浦县知县。

董其昌,华亭人,万历间任福州府副使。

董  俊,惠安人,万历年间任福宁州训导。

董胄飞,永宁人,万历年间藩前将军。郑成功部将、从征复台。

董王棘,字汝器,连江人,正德间任电白知县。

董季舒,建宁人,万历年间任丰城知县。

董子行,嵊县人,万历间任侯官县知县。

董国正,宁国人,万历间任福清县主簿。

董应举,字崇相,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进士,连江人,授广州教授,南京国子博士,吏部主事、员外郎,万历年间任工部、户部侍郎。

董廷钦,字仲恭,闽县(琅岐下岐)人,万历年间韶州府同知,韶州知府、岳州通判。

董象恒,华亭人,天启七年任右参议。

董谦吉,字德受,闽县人,崇祯四年任户部主事  。

董飏先,惠安人,崇祯十年(1637年)进士,明鲁王赠以“风高五柳”之匾。崇祯年间任广东按察副使。

董养河,闽县(琅岐下岐)人,崇祯十五年(1642年) 以岁贡特赐,崇祯年间户部员外郎。

董道昌,候官人,崇祯年间任宁德县训导。

董自讲,山阳人,崇祯年间福清县训导。

董  镛,乐安人,明代长汀县教谕。

董宗道,明代镇江教授。

董宗成,宗道之弟,明代儒士中式 

董 密,字则几,连江人,明代葛阳训导。

董兰,明代福宁州税课局大使。

5、清朝董姓职官

董凤舞,顺治六年任上杭县知县事。

董  惟,顺治十三年漳州知县。

董显忠,辽东中后所人,顺治十四年任福宁道,十六年任右布政使。

董  宏,康熙四年任泉州通判。

董子英,辽阳人,康熙十五年任泉州守备。

董  印,汀州人,康熙十六年上杭千总。

董国兴,奉天人,康熙二十一年任巡抚。

董世琦,康熙二十四年任福建驿盐道、粮驿道。

董贞祚,辽阳人,康熙二十九年任永福县知县。 

董之弼,辽东正白旗人,康熙三十二年任闽清县知县。

董延祚,辽阳正白旗人,康熙三十二年先任按察使,后升布政使。

董鸿勋,大兴人,康熙三十九年(1700年)福宁知州。

董晋轰,康熙庚辰科(1700年)武进士,石狮人,康熙年间任御前侍卫。

董永芠,正黄旗人,康熙五十年任按察使。

董象纬,奉天镶黄旗人,康熙五十八年任镇守福州将军。

董胄英,永宁人,康熙年间任延平总兵。

董廷宪,福州人,康熙年间任陵知县。

董  方,同安人,康熙年任抚标右营游击。

董振秀,山东人,康熙间任福建驿盐道、粮驿道。

董允绎,举人,鄞县人,康熙年间任古田县知县  。

董治国,辽东人,康熙年间任永福县知县。

董正学,顺天大兴县人,雍正元年任永定县太平司巡检。

董朝衡,奉天正蓝旗人,雍正七年任右翼副都统。

董圣琳,富平人,雍正间任汀州府经历。

董文宗,临海人,乾隆三年任泉州城守营参将。

董启祚,监生,汉军正白旗人,乾隆十年(1745年)福宁知府。

董天柱  宝坻人,乾隆十三年任福州府经历。

董士馥,长泰人,举人,乾隆十八年任古田县教谕。

董文驹,琅岐人,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进士,乾隆年间四会县知县。

董世宁,汉军,乾隆四十一年任兴泉永道。

董得兴,乾隆五十四年泉州右营千总。

董  书,乾隆年间任汉中府沔县知县。

董世衡,长汀人,乾隆年间福建骑都尉,台湾中营中军府。

董文驹,闽县人,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张书勋榜进士,乾隆年间任福宁府训导,四会县知县

董天工,崇安人,雍正元年(1723年)拔贡生,乾隆年间授宁德、兴化训导,历知观城县、香河县,因在任期间治蝗有功,升任安徽池州知府,任满致仕。

董霈霖,会稽人,道光二年任永定县典史,道光七年兼署永定县太平司巡检。

董庆申,华亭人,道光三年兼署永定县三层岭巡检。

董正官,字钧伯,云南太和人,进士,清道光甲辰(1844年)任霞浦知县。创置书院,县课膏伙,文风为之一振。

董长潘,霞浦砚江人,清道光年间台湾噶瑪蘭守备、兴化右营都司。

董长洲,霞浦砚江人,清道光间督标右营守备、都司。

董思俸,长汀人,道光年间任南宁同知。

董平章,闽县人,道光年间任秦州同知。

董基升,清咸丰年间霞浦知县。

董仕岳,惠安人,举人,清代清流县教谕。

董邦光,龙溪人,清代清流县训导。

董圣林,富平人,清代上杭县丞。

董德峻,慈溪人,清代上杭县典史。

董  瑄,保宁府人,清代汀州府检校。

董大功,辽阳人,清代汀州府城守副将。

董刘钦,宁远人,清代汀州府中营游击。

董允德,易州人,清代福宁州吏目

董正官,清代霞浦知县。

董基升,清代霞浦知县。

董贞祚,清代邵武知县。

董文成,清代邵武知县。

董启延,清代邵武知县。

董应学,清代清流县玉华驿丞。

董显忠,清代分守福宁道。

6、国民政府将领名表

董  芳,福州人,1946.7.31授予少将军衔。

董作桂,福州鼓山镇远西村人,曾任国民革命军公英舰舰长。

 

 

第三节   历代进士名表

表2

姓 名

籍贯

中进士年间

任职

备注

董 威

延平

嘉祐四年(1059年)刘辉榜 

汀州府知州


董 管

延平

崇宁五年(1106年)蔡蔻榜



董夏卿

福清

大觀三年(1109年)



董公偃

兴化

大观三年(1109年) 贾安宅榜

太医学上舍及第


董梦麟

古县

大观三年

卫尉寺丞


董  悆

兴化

宣和六年(1124年) 沈晦榜

贺州录事


董居安

松溪

宋隆兴元年(1163)木待问榜

顺昌县尹

《福建通志》记载

董朋舉

福清

宋乾道二年(1166年)蕭國梁榜



董 钧

晋江

淳熙五年(1178年)戊戌科姚颖榜



董 洪

晋江

宋嘉定十三年(1220年)庚辰科刘渭榜

南剑州通判

一甲第二名,榜眼

董幼颖

长泰

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(1388)任亨泰榜



董 和

闽县

明永乐十六年(1418年)李骐榜

贵州布政使


董 安

龙溪

明宪宗成化五年(1469年)张升榜


琅岐

董 灌

晋江

弘治十五年(1502年)壬戌科康海

户部员外郎


董应举

闽县

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赵秉忠榜

工部右侍郎

今连江

董谦吉

闽县

崇祯四年(1631年)陈于泰榜

户部主事

琅岐

董飏先

惠安

崇祯十年(1637年)丁丑科刘同升榜

泰州知府佥事


董养河

闽县

崇祯十五年(1642年)史大成榜

户部员外郎

琅岐,岁贡特赐

董国栋

莆田

顺治十二年(1655)



董晋轰

晋江

康熙三十九年(1700年)庚辰科

御前侍卫

武进士

董 行(董衡)

晋江

雍正八年(1730年)庚戍科周树榜

建德、定陶知县


董文驹

闽县

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张书勋榜

四会县知县


董正芳

闽县

清嘉庆十四年(1766年)洪莹榜



董平章

闽县

清道光十三年(1833年)汪鸣相榜

户部浙江司主事

(福州姓氏志)记载

董敬安

侯官

清光绪六年(1880)黄思永榜





闽董氏会 | 董氏资讯 | 董氏研究 | 董氏文化 | 通知公告 | 董氏宗祠 | 闽台董氏 | 董杨童渊源 | 董氏家谱 | 古今名人 | 联谊动态 | 视频新闻
企业风采 | 名胜古迹 | 功德芳名 | 宗亲留言 | 在线投稿 | 闽董氏姓志 | 华夏董氏 | 关于我们 | 投稿说明

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董氏委员会 版权所有    闽ICP备14012284号-1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319号奥体都市花园18层1810单元    电话:0591-83653109